智能家电,让生活更“智慧”
发布时间:
2023-10-17
2023年,工信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商务部联合印发《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(2023—2024年)》,明确提出开展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发展行动,强化标准引领和平台建设,促进家用电器、家具、五金制品、照明电器等行业融合发展。积极开发推广绿色智能家用电器、休闲娱乐、个人护理和母婴家用电器、健康厨卫、智能化多场景照明系统、天然材质家具、功能型家具、智能锁具等产品。推广柔性化生产、个性化定制、全屋定制等新模式。
焦利敏分析说,从政策层面来看,智能家居被赋予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载体,也是新的消费增长点,对扩大内需将发挥重要作用;从技术层面看,人工智能技术经过了60多年的积累逐渐成熟,特别是大模型的知识涌现,给家电的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技术支撑;从消费需求看,智慧生活带来的便捷、健康、安全、智能、节能、低碳等特性,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因此,家电行业的智能化,将在适老、健康、低碳、节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,发展前景利好。
“预计未来几年,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,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提升。”桂志辉说。
不过,相较于传统家电来说,智能家电的发展需要人机交互、大数据、机器学习、物联网等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赋能,而这些新技术在智能家电上的运用尚处于探索期,因此在“尝鲜”用户的使用和市场的推广中也出现了一些难点。焦利敏举例分析说,“例如不同设备间难以互通、个人隐私泄露、使用方式复杂等,这些困难也为智能家电的发展趋势做出了指引,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”在焦利敏看来,应推动智能家电的标准化建设,重视智能家电团体标准的重要性。
“智能家电需要通过互联网、传感器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,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。另外,从用户体验上说,智能家电需要提供更加便捷、智能、个性化的服务,但是如何让用户感受到这些优势,提高用户黏性,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点。”尚喆分析说。他认为,未来,智能家电将朝着更加智能化、更加节能环保、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,通过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,提供更加便捷、个性化的服务。
智能家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,“跑得快”的同时,还要“行得稳”,在快速发展过程中,不仅要解决关键芯片、算法、软件等卡脖子技术,也要重视用户的数据安全问题。
随着智能家电系统引入了大量泛在感知、远程控制、AI等技术手段,智能家电系统涉及大量的个人和家庭隐私数据,数据安全无疑是智能家电行业健康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。只有同步解决智能家电底层芯片和传感、泛终端操作系统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、大模型场景创新等共性关键技术,产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。
“通过紧抓产品高端化、智能化、场景化发展趋势,补短板、锻长板,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,加速实现创新技术成果转移和商业化应用,将不断提升我国高端智能家电及相关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。”桂志辉说。